摘录于《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47号)
全线应按一次建成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
表 1正线轨道静态平顺度铺设精度标准(mm)
|
高低 |
轨向 |
水平 |
扭曲(6.25m) |
轨距 |
有砟 |
2 |
2 |
2 |
2 |
±2 |
无砟 |
2 |
2 |
1 |
2 |
±1 |
道岔 |
2 |
2 |
2 |
2 |
±1 |
弦长 |
10m |
|
|
|
表 2平曲线半径
|
设计时速km/h |
推荐半径m |
最小半径m |
最大半径m |
无砟 |
350 |
8000~10000 |
7000(5500) |
12000(14000) |
300 |
5500~8000 |
4500(4000) |
12000(14000) |
有砟 |
350 |
9000~11000 |
7000 |
12000(14000) |
300 |
6000~9000 |
5000(4500) |
12000(14000) |
正线不应设计复曲线。
区间正线宜按间距不变的并行双线设计,曲线地段应以左线(下行线)为基准,右线设计为左线的同心圆。
线间距:曲线地段不应加宽。
表 3线间距
设计最高时速km/h |
350 |
300 |
线间距m |
5 |
4.8 |
正线与新建客货共线铁路、既有线并行地段线间距不应小于5.3m。
缓和曲线
直线、圆曲线间采用缓和曲线连接,宜用三次抛物线线型。
表 4缓和曲线长度(m)
|
350km/h |
300km/h |
曲线半径 |
最大 |
一般 |
最小 |
最大 |
一般 |
最小 |
14000 |
280 |
250 |
220 |
190 |
170 |
150 |
12000 |
330 |
300 |
270 |
220 |
200 |
180 |
11000 |
370 |
330 |
300 |
240 |
210 |
190 |
10000 |
430 |
390 |
350 |
270 |
240 |
220 |
9000 |
490 |
440 |
400 |
300 |
270 |
250 |
8000 |
570 |
510 |
460 |
340 |
300 |
270 |
7000 |
670 |
590 |
540 |
390 |
350 |
310 |
6000 |
670 |
590 |
540 |
440 |
390 |
350 |
5500 |
670 |
590 |
540 |
470 |
420 |
380 |
5000 |
- |
- |
- |
500 |
450 |
410 |
4500 |
- |
- |
- |
540 |
480 |
430 |
4000 |
- |
- |
- |
570 |
510 |
460 |
表 5圆曲线与夹直线最小长度(m)
|
350km/h |
300km/h |
一般 |
280 |
240 |
困难 |
210 |
180 |
纵坡:
正线最大坡度,一般条件下不应大于20‰,困难30‰;动车组走行线最大坡度不应大于35‰。
坡长:正线宜设计为较长的坡段。一般不应小于900m,困难600m。隧道内的坡度可设置为单面坡或人字坡。路堑地段纵坡不宜小于2‰。
竖曲线:采用圆曲线,半径一般取30000m,个别25000m。当正线相邻坡段的坡度差大于或等于1‰时,应采用竖曲线。竖曲线与竖曲线、缓和曲线、道岔均不得重叠设置;竖曲线与平曲线不宜重叠设置,困难时采用最小平、竖曲线半径。
表 6竖曲线半径
设计时速km/h |
350 |
300 |
250 |
200 |
竖曲线最小半径m |
25000 |
25000 |
20000 |
15000 |
最大竖曲线半径m |
40000 |
路基断面
表 7 路基面宽度m
|
设计时速km/h |
单线 |
双线 |
有砟 |
300~350 |
8.8 |
13.8 |
无砟 |
300 |
8.6 |
13.4 |
350 |
8.6 |
13.6 |
有砟轨道、无砟轨道路基接触网支柱内侧距线路中心3.1m、3.0m。电缆槽宜设置于接触网支柱外侧。有砟轨道正线曲线地段路基面应在曲线外侧加宽0.3~0.5m;有砟轨道时一般不加宽。
路基工后沉降量应符合:工后沉降均指无砟轨道铺设完成后路基可能继续发生的沉降。
有砟轨道路基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5cm,沉降速率<2cm/年,桥台太尾过渡段不应大于3cm。无砟轨道地段路基在无砟轨道铺设完成后的工后沉降应满足扣件调整和线路竖曲线圆顺的要求。工后沉降一般不超过扣件允许的沉降调高量15mm。有足够资料证明、沉降比较均匀、长度大于20m的路基,允许的最大工后沉降量为30mm,并且调整轨面高程后的竖曲线半径应能满足下列要求:Rsh=0.4Vsj2
路桥或路隧交界地段的差异沉降不应大于5mm,过渡段沉降造成的路基与桥梁或隧道的折角不应大于1/1000。
无砟轨道扣件调高量30mm,施工误差+6/-4mm,余20mm可以调整。在考虑到列车运行时需预留5mm,实际留给运营期间路基沉降的调整量仅为15mm。
桥梁:
墩台基础的沉降量应按恒载计算,其工后沉降量不应超过:
墩台均匀沉降量:有砟30mm,无砟20mm
静定结构相邻墩台沉降量之差:有砟15mm,无砟5mm。
隧道:
单线隧道轨顶面以上净空横断面面积不应小于70m2,双线不应小于100m2。
位于曲线上的隧道,衬砌内轮廓可不加宽。隧道的施工误差不应占用工程技术作业空间(沿隧道衬砌内轮廓环向设置,其宽度宜为0.3m)。
隧道内应设置安全空间、救援通道和工程技术作业空间:
安全空间应设置在距线路中线3.0m外,单线隧道在救援通道一侧设置,多线隧道在双侧设置,高度不应小于2.2m,宽度不应小于0.8m。
救援通道设在安全空间一侧,距线路中线不应小于2.3m,宽度不宜小于1.5m,救援通道客侵入建筑限界,因是在列车停运条件下使用。